Education Division, TECO-NY | 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 Home 首頁
  • Latest News 最新消息
    • Latest News 最新消息 >
      • Chinese 中文
      • English 英文
    •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News 國際教育資訊
    • Jobs & Academic Openings 本處徵才及教育職缺 >
      • Chinese 中文
      • English 英文
  •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華語教學推動計劃
    • Chinese Proficiency Exams: TOCFL & CCCC 華語文能力測驗 >
      • Chinese 中文
      • English 英文
    • 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華語教育連結
    • 教育部補助開拓華語文教育產業海外需求計畫
    • 教育部海外華語文推動計畫-來美任教Teaching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US
    • 教育部海外華語文推動計畫-華語文測驗Language Tests
    • 教育部海外華語文推動計畫-赴臺短期研習Short Term Groups
    • 臺灣華語教育資源中心
  • Scholarships and Grants 獎助學金
    • Scholarships 獎學金 >
      • Huayu Enrichment Scholarship (HES) 華語文獎學金
      • Taiwan Scholarship 臺灣獎學金
      • 教育部亞太經濟合作(APEC)獎學金
      • 教育部供臺灣留學生獎學金 >
        • 教育部留學獎學金甄試資訊
        • 教育部各類公費獎學金
    • Research Grants 研究補助學金 >
      • 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海外人才培育計畫 TOP Grant
      • MOE Short-term Research Award (STRA)
      •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Research Grant
  • Study in Taiwan 留學臺灣
    • Study in Taiwan Publication文宣資料
    • Mandarin Chinese Programs 華語課程
    • Degree Programs 學位課程
    • Study in Taiwan Portal
    • MOE Regulations Regard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Undertaking Studies in Taiwan 外國學生來臺就學辦法
    • Academic Destinations: Taiwan (fr.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 Taiwanese Student Services 臺灣留學生服務
    • 留學生活動花絮
    • FTSANY 大紐約學聯 (Facebook)
    • TSA Event Subsidy 同學會活動補助
    • NYC Emergency Guides 紐約市應急指南
    • 留學生服務安全須知
    • Immigrant Info 移民須知
  • Partnerships 教育交流
    • Higher Ed 高等教育
    • K-12 中小學
    • Secondary School Exchange Intl (SSEI) 「增進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國際視野方案」
    • Teaching In Taiwan (TFETP)
  • About Us 認識本組
    •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美各界呼籲校園重視喪慟教育與情緒輔導(之一)

2/10/2015

 
根據美國教育週報(Educaiton Week)本(2015)年1月20日報導,呼籲學校教育應重視悲傷輔導的重要性。該報導引述美國全國校園危機與喪慟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School Crisis and Bereavement)總長David J. Schonfeld近期的一段談話,提到一名從校園槍擊案中倖存的青少年自從事發後因為喪失摯友而經常缺席,然而學校方面卻未察覺到事關重大及進行學生情緒問題的輔導,呼籲教育界應重視「喪慟」這個情緒,也主張失去至親好友這種「喪慟」事實上是個不容忽視且會威脅到各項活動參與的嚴重議題。

   儘管近幾年學校已增加對會影響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潛在因子的重視,如創傷、霸凌和心理健康議題等,並協助處裡失落和害怕等受到的傷害,然由於這情緒有時過於隱微,且因誤導和文化習慣等而被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學校大部分在介入上仍處於被動姿態。舉例來說,處理槍擊案後遺症,這表示學校應著重於特殊創傷經驗而非從常見的傷痛經歷著手,但卻因缺乏經驗或認知而給予錯誤建議或處方。一個在2013年由紐約生命基金會(New York Life Foundation)創立的教育組織—支持喪慟學生聯盟(Coalition to Support Grieving Students)為了幫助學校更重視該問題,於是於本(2015)年1月建立了一個免費網站(grieving students.org)提供各項輔導技巧和資源。這網站包含了專業研發出的線上指南—由Dr.Shonfeld及駐費城校園危機喪慟國家中心等眾顧問團精修而成。其著重主題如:訓練教師應如何適時引導學生參與相關議題的課堂討論,或是教育家之間應相互分享經驗意見以共同規劃出應當如何輔助學生再度重返校園、喪禮出席及孩童心理層面介入等。

   根據支持悲傷學生聯盟估計,五分之一美國兒童在16歲之前都會有失去親人或朋友的經歷。紐約生命基金會(New York Life Foundation) 和美國教師聯盟(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 2012)於2012年進行國家普查發現69%的教師指出其班上有這類學生存在,然而其中只有7%的老師受過任何支持悲傷學生等訓練。面對死亡時延伸問題範圍極為廣泛。舉例來說,嘗試克服喪親的學生可能同時也失去了日常接送他們上下學的人,喪手足者面臨調適自我兼體恤雙親痛苦情緒等雙重挑戰; 喪寵物及摯友則可能造成學生無心學業及突然意識和困惑生命之有期。這可能將導致青少年,特別是那些一再有此經歷的一群,開始嘗試一些深具危險的行為以痲痹自我或舒壓,如濫用藥物甚至用暴力來挑戰自己的性命。

支持喪慟學生聯盟(Coalition to Support Grieving Students)的輔導資源網站,便提供各項輔導技巧和資源,新版線上指南更針對教師和行政人員提供如何與有喪慟經驗的學生對話及互動,提醒一些常見不恰當會話,以及提供教育人員修正行為及對話的建議與互動模組。

 

提供單位: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編譯人員:鄧政筠

參考文獻:

Blad, E. (2015, January 21). Educators Tend to Overlook Student Grief, Experts Say. Education

Week. Retrieved from http://www.edweek.org/ew/articles/2015/01/21/educators-often-overlook-student-grief-experts-say.html

Lansworth, T. (2012, December 10). Training Gap Limits Educators' Ability to Help Grieving

Students. 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 Retrieved fromhttp://www.nytimes.com/ http://www.aft.org/press-release/training-gap-limits-educators-ability-help-grieving-students


Comments are closed.
© 2023 Education Division, Taipei Economic & Cultural Office in New York  |  駐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教育組
1 East 42nd Street, 6th Floor, New York, NY 10017  |  Phone: (212) 317-7389/7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