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 Division, TECO-NY | 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 Home 首頁
  • Latest News 最新消息
    • Latest News 最新消息 >
      • Chinese 中文
      • English 英文
    •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News 國際教育資訊
    • Jobs & Academic Openings 本處徵才及教育職缺 >
      • Chinese 中文
      • English 英文
  •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華語教學推動計劃
    • Chinese Proficiency Exams: TOCFL & CCCC 華語文能力測驗 >
      • Chinese 中文
      • English 英文
    • 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華語教育連結
    • 教育部補助開拓華語文教育產業海外需求計畫
    • 教育部海外華語文推動計畫-來美任教Teaching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US
    • 教育部海外華語文推動計畫-華語文測驗Language Tests
    • 教育部海外華語文推動計畫-赴臺短期研習Short Term Groups
    • 臺灣華語教育資源中心
  • Scholarships and Grants 獎助學金
    • Scholarships 獎學金 >
      • Huayu Enrichment Scholarship (HES) 華語文獎學金
      • Taiwan Scholarship 臺灣獎學金
      • 教育部亞太經濟合作(APEC)獎學金
      • 教育部供臺灣留學生獎學金 >
        • 教育部留學獎學金甄試資訊
        • 教育部各類公費獎學金
    • Research Grants 研究補助學金 >
      • 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海外人才培育計畫 TOP Grant
      • MOE Short-term Research Award (STRA)
      •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Research Grant
  • Study in Taiwan 留學臺灣
    • Study in Taiwan Publication文宣資料
    • Mandarin Chinese Programs 華語課程
    • Degree Programs 學位課程
    • Study in Taiwan Portal
    • MOE Regulations Regard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Undertaking Studies in Taiwan 外國學生來臺就學辦法
    • Academic Destinations: Taiwan (fr.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 Taiwanese Student Services 臺灣留學生服務
    • 留學生活動花絮
    • FTSANY 大紐約學聯 (Facebook)
    • TSA Event Subsidy 同學會活動補助
    • NYC Emergency Guides 紐約市應急指南
    • 留學生服務安全須知
    • Immigrant Info 移民須知
  • Partnerships 教育交流
    • Higher Ed 高等教育
    • K-12 中小學
    • Secondary School Exchange Intl (SSEI) 「增進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國際視野方案」
    • Teaching In Taiwan (TFETP)
  • About Us 認識本組
    •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 COVID-19 INFO 教育組關於新冠病毒重要公告專頁
  • New Page

美國重視以電腦輔助批判性思維能力

1/10/2015

 
美國重視以電腦輔助批判性思維能力

傳統上,教學科技(Instructional Technology)通常是傳遞教學的媒介,僅限於學生與教學者之間的資訊流通。一般的教學過程僅指跟教學科技互動的過程,學生則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嘗試理解儲存在教學科技裡面的訊息。教學科技與學生互動的過程受限於電腦軟體撰寫的程式,大部份科技是依照學生的回答的正確性而給予答覆。在David H. Jonassen、Chad Carr及 Hsiu-Ping Yueh的一篇文章《Computers as mindtools for engaging learners in critical thinking》中,他們則認為科技應該被用做知識建構(Knowledge Construction)的工具,而非被用做指導的學生的角色。換句話說,教育科技應該是輔助學生學習的工具,而非學生知識學習的來源。學生的角色轉換成設計者,電腦的角色則是心智工具以幫助學生解釋及整理他們的知識。這些想法在2014年特別受到重視。

心智工具是學生用來展現他們所學的工具,也是讓學生應用批判性思考的電腦軟體。在使用心智工具時,學生必須思考各種不同的方式與有意義的觀點。舉例來說,當學生使用資料庫系統以整理他們所學得知識時,他們必須分析且熟悉各個事件之間的因果關係以在資料庫內建立專家系統(Expert system)。如果不深入思考他們所學習的事物,學生則無法善用心智工具幫助學習。很多電腦軟體的開發特別針對增進學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而心智工具有以下幾種不同的分類:語意整合工具(Semantic Organization Tools),動態模型(Dynamic Modeling Tools),資訊闡釋工具(Information Interpretation Tools),知識建構工具(Knowledge Construction Tools),以及對話跟合作工具(Conversation and Collaboration Tools)。

心智工具是以建構式學習理論使用科技,建構式學習理論關注學習者建構知識的過程。當學生在設計一個資料庫時,他們不斷的在建構並整理他們對於某一主題的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我們建構知識的過程是根據我們相信我們已經知道的知識以及經驗,所以每一個經驗的意義都存在於每一個不同的個體。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只能以我們的知識與經驗來解釋現實世界,我們依該要應用不同的解釋來建構我們個人的知識。建構式理論支持學習者應該創造一個他們能夠浸淫其中學習的環境以幫助主動地學習並建構知識,而非要求老師向學生解釋世界並且確保學生對於世界的了解如他們所述。

電腦作為認知放大工具(Cognitive Amplification Tools)可以有效地輔助高等教育進行有意義的學習跟知識建構。與其使用科技來傳播資訊,美國教育界認為,我們更應該使用科技來增進學生對於學習內容的反省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以電腦作為心智輔助工具,利用電腦軟體來展現知識,會比任何現有電腦教學軟體幫助學生更實際的學習。

 

提供單位: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編譯人員: 鄭品潔Louisa Jeng

文章來源:

Jonassen, David H., Chad Carr, and Hsiu-Ping Yueh. "Computers as mindtools for engaging learners in critical thinking.".


Comments are closed.
© 2021 Education Division, Taipei Economic & Cultural Office in New York  |  駐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教育組
1 East 42nd Street, 6th Floor, New York, NY 10017  |  Phone: (212) 317-7389/7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