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該如何教育與定義?為人師表顧及言教與身教合一,須先對班上每位學童的迥異背景與狀況展現高度包容與愛護。然而,受制於備課、校務會議與親師交流等龐雜事物壓頂,教師常分身乏術,無暇關照到孩子們細微的情緒變化,一旦有違常規搗蛋等行為,耐心早已被消磨殆盡的老師何以設身處地和氣詢問孩童違常緣由?美國教育週報(Education Week)於本(2016)年1月20日報導特別指出各界對於「同理心」教學的呼籲,並提供面對種族多元化世代的教師們一些方法,並配合共通課程規劃及STEM跨學科教育等,讓孩子們在各式生活化情境中學會設身處地關心及尊重他人。
教育週報(Education Week)跟據Crowley & Saide (2016)報分析表示:「課堂中,老師可以請學生提出著名文學或戲劇中角色們展現同理心的情節,並佐以角色扮演模擬問題主事者當下的感受和顧慮。」此外,如果發現課堂報告常見台上台下『各忙各的』,這時可反過來要求報告者試著去同理觀眾:『為什麼他們不感興趣?』並適當修正演說內容以契合台下真正關心的主要議題。
同理心教育其實不能只限學生,更甚者,若校方允許,老師也可試著回過頭『當兩天學生』,體驗當年整日十小時黏在椅子上的滋味。「或至少邀請學生列出每天課表及逐項功課。」,教師也能關切壓在這些小肩膀上課業實則何等沈重。幾位執行「同理心」教學的老師表示(Strass, 2014):「如此一來才能深刻體會為何有時學生如坐針氈,長時間被動接收訊息的枯燥疲乏感實則何等難熬。當我們整日慣性朝孩子大吼專心、保持安靜,叱責課堂上的犯錯,卻忽略從他們的角度出發,去理解故意搗亂或未達期望的孩子究竟怎麼了。」事實上,有時這是學生抗議的一種形式,他們只是想引起注意,表達憤怒或不平,其實一個簡單的眼神示意,無聲關心就能達到安撫該生並控制班級秩序的效果,可惜的是多數老師未多加經營此默契,潛移默化中引領其他學生成為冷漠,缺乏同理心的人,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疏忽竟可能是導致性格缺陷的推手,不啻使身為教育者備感自責痛心。
縱觀文章其實暗示一項近年教育趨勢––教學早已不再侷限于上對下單方向授課,生活中每一刻皆可成為學習的典範,師生互動時空維度增加,甚至能互為教導徵詢的對象,Crowley&Saide(2016)文中甚至鼓勵教師善用電腦問卷系統,定期進行教學投票或建議回饋,儘管就現況入學考試進度以及教育部各項評比壓力而言,欲達成前述民主開放理念尚窒礙難行,但老師們不妨從提醒自身放低身段開始做起,記得每個孩子都擁有受教的天份和權利,去用心傾聽,去回憶當學生時自己的心態,相信抱持此信念,終能營造出良好與互信的教室風氣。
提供單位: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編譯者:鄧政筠Charlotte Teng
資料來源:
Crowley, B. & Saide, B. (2016, January 20) Building Empathy in
Classrooms and Schools Education Week. Retrieved from: http://www.ed
week.org/tm/articles/2016/01/20/building-empathy-in-classrooms-and-schools.html
Strauss,V.(2014, October 14)Teacher spends two days as a student and is
shocked at what she learns Washington PostRetrieved from:https://
www.washingtonpost.com/news/answer-sheet/wp/2014/10/24/teacher-
spends-two-days-as-a-student-and-is-shocked-at-what-she-learned/
教育週報(Education Week)跟據Crowley & Saide (2016)報分析表示:「課堂中,老師可以請學生提出著名文學或戲劇中角色們展現同理心的情節,並佐以角色扮演模擬問題主事者當下的感受和顧慮。」此外,如果發現課堂報告常見台上台下『各忙各的』,這時可反過來要求報告者試著去同理觀眾:『為什麼他們不感興趣?』並適當修正演說內容以契合台下真正關心的主要議題。
同理心教育其實不能只限學生,更甚者,若校方允許,老師也可試著回過頭『當兩天學生』,體驗當年整日十小時黏在椅子上的滋味。「或至少邀請學生列出每天課表及逐項功課。」,教師也能關切壓在這些小肩膀上課業實則何等沈重。幾位執行「同理心」教學的老師表示(Strass, 2014):「如此一來才能深刻體會為何有時學生如坐針氈,長時間被動接收訊息的枯燥疲乏感實則何等難熬。當我們整日慣性朝孩子大吼專心、保持安靜,叱責課堂上的犯錯,卻忽略從他們的角度出發,去理解故意搗亂或未達期望的孩子究竟怎麼了。」事實上,有時這是學生抗議的一種形式,他們只是想引起注意,表達憤怒或不平,其實一個簡單的眼神示意,無聲關心就能達到安撫該生並控制班級秩序的效果,可惜的是多數老師未多加經營此默契,潛移默化中引領其他學生成為冷漠,缺乏同理心的人,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疏忽竟可能是導致性格缺陷的推手,不啻使身為教育者備感自責痛心。
縱觀文章其實暗示一項近年教育趨勢––教學早已不再侷限于上對下單方向授課,生活中每一刻皆可成為學習的典範,師生互動時空維度增加,甚至能互為教導徵詢的對象,Crowley&Saide(2016)文中甚至鼓勵教師善用電腦問卷系統,定期進行教學投票或建議回饋,儘管就現況入學考試進度以及教育部各項評比壓力而言,欲達成前述民主開放理念尚窒礙難行,但老師們不妨從提醒自身放低身段開始做起,記得每個孩子都擁有受教的天份和權利,去用心傾聽,去回憶當學生時自己的心態,相信抱持此信念,終能營造出良好與互信的教室風氣。
提供單位: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編譯者:鄧政筠Charlotte Teng
資料來源:
Crowley, B. & Saide, B. (2016, January 20) Building Empathy in
Classrooms and Schools Education Week. Retrieved from: http://www.ed
week.org/tm/articles/2016/01/20/building-empathy-in-classrooms-and-schools.html
Strauss,V.(2014, October 14)Teacher spends two days as a student and is
shocked at what she learns Washington PostRetrieved from:https://
www.washingtonpost.com/news/answer-sheet/wp/2014/10/24/teacher-
spends-two-days-as-a-student-and-is-shocked-at-what-she-lear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