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 Division, TECO-NY | 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 Home 首頁
  • Latest News 最新消息
    • Latest News 最新消息 >
      • Chinese 中文
      • English 英文
    •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News 國際教育資訊
    • Jobs & Academic Openings 本處徵才及教育職缺 >
      • Chinese 中文
      • English 英文
  •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華語教學推動計劃
    • Chinese Proficiency Exams: TOCFL & CCCC 華語文能力測驗 >
      • Chinese 中文
      • English 英文
    • 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華語教育連結
    • 教育部補助開拓華語文教育產業海外需求計畫
    • 教育部海外華語文推動計畫-來美任教Teaching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US
    • 教育部海外華語文推動計畫-華語文測驗Language Tests
    • 教育部海外華語文推動計畫-赴臺短期研習Short Term Groups
    • 臺灣華語教育資源中心
  • Scholarships and Grants 獎助學金
    • Scholarships 獎學金 >
      • Huayu Enrichment Scholarship (HES) 華語文獎學金
      • Taiwan Scholarship 臺灣獎學金
      • 教育部亞太經濟合作(APEC)獎學金
      • 教育部供臺灣留學生獎學金 >
        • 教育部留學獎學金甄試資訊
        • 教育部各類公費獎學金
    • Research Grants 研究補助學金 >
      • 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海外人才培育計畫 TOP Grant
      • MOE Short-term Research Award (STRA)
      •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Research Grant
  • Study in Taiwan 留學臺灣
    • Study in Taiwan Publication文宣資料
    • Mandarin Chinese Programs 華語課程
    • Degree Programs 學位課程
    • Study in Taiwan Portal
    • MOE Regulations Regard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Undertaking Studies in Taiwan 外國學生來臺就學辦法
    • Academic Destinations: Taiwan (fr.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 Taiwanese Student Services 臺灣留學生服務
    • 留學生活動花絮
    • FTSANY 大紐約學聯 (Facebook)
    • TSA Event Subsidy 同學會活動補助
    • NYC Emergency Guides 紐約市應急指南
    • 留學生服務安全須知
    • Immigrant Info 移民須知
  • Partnerships 教育交流
    • Higher Ed 高等教育
    • K-12 中小學
    • Secondary School Exchange Intl (SSEI) 「增進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國際視野方案」
    • Teaching In Taiwan (TFETP)
  • About Us 認識本組
    •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社交網絡平台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

10/26/2015

 
​   社交網絡平台的蓬勃發展,諸如Facebook、Twitter、LinkedIn、Tumblr或instagram,對於現今生活的各個面向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及時互動的特徵與無遠弗屆的連結等特色,也對教育領域造成改變。近年來,美國許多教師開始使用Twitter進行討論,並構築了多樣性的網絡連結及教育相關社群。在這些為數眾多的教師社群中,持續性的討論及分享,不僅涵蓋了K-12的不同階段,也連結了科學、語文、領導及專業發展等領域,當然更多的成果,也在這樣的歷程中激盪出更為炫麗的火花 (Brenneman, 2015)。
    ed-tech這個 Twitter社群的研究人員Mark Weston表示:「Twitter提供教師一個與他人進行參與式互動的專業管道,許多互動在學校或學區中可能都難以發生。」而教師開始藉由Twitter找尋更多教學上的協助,其可能的原因之一,在於學校或地方層級的專業發展計畫未能充分符應教師教學的需求,而Twitter等社交網絡平台的即時回饋和專業討論等特色,就可能成為吸引教師參與其中的關鍵因素。此外,教師尋求教學協助的管道或方式,也可能受到不同形式的干擾。舉例來說,educolor這個Twitter社群長期關注國際性的K-12教育議題,而這個社群提供不同族裔的教師,擁有一個可供專業討論的安全空間(safe space),不致因為其本身的膚色等問題而受到尋求協助上的阻礙 (Brenneman, 2015)。
    只是,這樣的論述當然也引來諸多的質疑,最簡單的問題莫過於:「只有140個字元的簡單篇幅,如何能邀請教師參與其中,並對他們產生實質幫助?」紐約長島的一位高中英文教師Brian Sztabnik表示:「Twitter的特色就是量少而質精(small and incremental)。」他在1年多前加入了APlitchat這個社群,並與其他人就如何符應共同核心課程標準的語文教學進行討論,在頻繁互動的歷程中,不僅激發出彼此更多的教學熱忱,也找到了更適合不同情境的教學策略 (Brenneman, 2015)。
    此外,某些教師或教育學者對於使用Twitter也存在著另外一個質疑,也就是繁忙的教學及行政工作之餘,如何鼓勵教師在Twitter上維持教學討論的熱情,進而從專業對話或互動中構築工作及生活、需求及協助等不同面向的正向循環。這個問題確實存在著兩難,當然也有賴更多的討論或研究,提供更為多元、全面的社交網絡平台應用模式 (Brenneman, 2015)。
    教育政策的變革、教學方式的改變或教育科技的更替,都可能在教育場域形成間接或直接的影響,所以身為教育場域的一員,無論職責所在,都應隨時警惕並提醒自己,如何在切合的範疇中進行調整及改變,而非盲目的人云亦云或一體適用,科技融入教學如此,社交網絡平台的應用亦是如此。假若教師都能掌握教育的核心關鍵,也就是以學生為教學本位的精神,那麼在挑選教學方式、思辨教學歷程或應用教育科技等面向,就能不致偏頗,而順遂其事半功倍之效。
 
提供單位: 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編譯人員: 劉名峯
參考文獻:
Ross Brenneman (2015, Sep 28). Teachers Turn to Twitter for Solutions, Connection. Retrieve from http://www.edweek.org/ew/articles/2015/09/30/teachers-turn-to-twitter-for-solutions-connection.html
 

Comments are closed.
© 2023 Education Division, Taipei Economic & Cultural Office in New York  |  駐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教育組
1 East 42nd Street, 6th Floor, New York, NY 10017  |  Phone: (212) 317-7389/7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