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 Division, TECO-NY | 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 Home 首頁
  • Latest News 最新消息
    • Latest News 最新消息 >
      • Chinese 中文
      • English 英文
    •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News 國際教育資訊
    • Jobs & Academic Openings 本處徵才及教育職缺 >
      • Chinese 中文
      • English 英文
  •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華語教學推動計劃
    • Chinese Proficiency Exams: TOCFL & CCCC 華語文能力測驗 >
      • Chinese 中文
      • English 英文
    • 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華語教育連結
    • 教育部補助開拓華語文教育產業海外需求計畫
    • 教育部海外華語文推動計畫-來美任教Teaching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US
    • 教育部海外華語文推動計畫-華語文測驗Language Tests
    • 教育部海外華語文推動計畫-赴臺短期研習Short Term Groups
    • 臺灣華語教育資源中心
  • Scholarships and Grants 獎助學金
    • Scholarships 獎學金 >
      • Huayu Enrichment Scholarship (HES) 華語文獎學金
      • Taiwan Scholarship 臺灣獎學金
      • 教育部亞太經濟合作(APEC)獎學金
      • 教育部供臺灣留學生獎學金 >
        • 教育部留學獎學金甄試資訊
        • 教育部各類公費獎學金
    • Research Grants 研究補助學金 >
      • 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海外人才培育計畫 TOP Grant
      • MOE Short-term Research Award (STRA)
      •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Research Grant
  • Study in Taiwan 留學臺灣
    • Study in Taiwan Publication文宣資料
    • Mandarin Chinese Programs 華語課程
    • Degree Programs 學位課程
    • Study in Taiwan Portal
    • MOE Regulations Regard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Undertaking Studies in Taiwan 外國學生來臺就學辦法
    • Academic Destinations: Taiwan (fr.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 Taiwanese Student Services 臺灣留學生服務
    • 留學生活動花絮
    • FTSANY 大紐約學聯 (Facebook)
    • TSA Event Subsidy 同學會活動補助
    • NYC Emergency Guides 紐約市應急指南
    • 留學生服務安全須知
    • Immigrant Info 移民須知
  • Partnerships 教育交流
    • Higher Ed 高等教育
    • K-12 中小學
    • Secondary School Exchange Intl (SSEI) 「增進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國際視野方案」
    • Teaching In Taiwan (TFETP)
  • About Us 認識本組
    •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 COVID-19 INFO 教育組關於新冠病毒重要公告專頁
  • New Page

紐約州推行Excelsior Scholarship 全美第一州免費大學教育

8/21/2017

 
    紐約州州長Andrew Cuomo於今(106)年1月宣布Excelsior Scholarship計畫,使紐約州成為全美第一個為低收入家庭免去學費的州,並已經於紐約州議會通過。此項目將嘉惠94萬名學生帶來免費的大學教育,主要目的是支助弱勢家庭,為年收入低於12萬5千美元的家庭,免去紐約州立大學系統(SUNY)及紐約市立大學(CUNY)兩年制、四年制的大學學費。

但是Excelsior Scholarship計畫不包含生活費補貼,而且免除學費門檻相當高:第一,去除獎學金得主;第二,獲得Excelsior Scholarship獎學金的學生畢業後需留在紐約州工作,依據其被資助的年限及金額,否則減免的學費將變成學貸。上述規定是為了保障紐約州納稅人資助獎學金得主大學免費教育後,這些受益的學生能在畢業後為紐約州帶來貢獻。

若真正落實零學費,將能減少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打工時間,並幫助他們增加上課的時數,以利他們更順利的畢業。根據World Journal的報導:「。根據這項計畫,紐約州和聯邦獎助學金沒有涵蓋的大學學費,都將由州政府的資金補給,州政府預計將在2019年起每年支付1億6300萬元。」

激進人士認為需要做到真正的零學費,除幫助低收入戶學子學費免除外,並可運用獎學金運用在生活費、購買書籍上,而讓學生無須打工,如此才落實零學費。以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Binghamton Universit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SUNY)  為例,該校學費為6,470美元,然而住宿費用、書籍費卻高於1萬4千元美金。根據World Journal的報導:「曾撰寫零負債大學教育白皮書的Demos資深政策分析師休斯曼(Mark Huelsman)表示,不少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已經擁有支付學費的助學金,為大學生減負的道路仍很長,免學費是一個好開頭,但學費並不是大學生負債的全部原因。」
​

提供單位: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撰搞者: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資料來源:World Journal 2017/01/04報導、Slate 2017/04/10報導
http://www.worldjournal.com/4702073/article-%E5%85%A8%E7%BE%8E%E7%AC%AC%E4%B8%80%EF%BC%81%E7%B4%90%E7%B4%84%E6%8E%A8%E5%85%AC%E7%AB%8B%E5%A4%A7%E5%AD%B8%E5%85%8D%E8%B2%BB/
http://www.slate.com/blogs/moneybox/2017/04/10/new_york_state_makes_college_tuition_free_for_middle_class_students.html
 

美國廚藝學院(The Culinary Institute of America)簡介

8/4/2017

 
美國廚藝學院(The Culinary Institute of America)簡介
        美國廚藝學院創建於1946年,是美國第一所教授烹飪藝術(Culinary Art)的非營利性的私立學院,開設有烹飪藝術、烘焙與糕點藝術副學士學位、管理學、烹飪學和應用食品研究學士學位課程以及多種證書課程。美國廚藝學院主校區位於紐約州海德公園(Hyde park),校區坐落在哈德遜河河畔,占地170英畝。並在加州聖海蓮娜(St. Helena)、德州聖安東尼奧(San Antonio)以及新加坡設有分校。美國廚藝學院有龐大的校友網,在美國烹飪協會(American Culinary Federation)有最多的認證大師主廚(Certificated Master Chef),從行政總廚到侍酒師,從企業家到美食節目主持人,從餐館老闆到企業執行長,美國烹飪學院4.8萬多名事業有成的校友組成了一個強大的職業網路。這些才能出眾的領導者們推動著餐飲和酒店服務業的發展和創新。由此可知,美國廚藝學院在業界有不可撼動的地位。
在美國廚藝學院紐約校區,將近2,700位學生將在41個專業廚房和麵包烘焙房以及校園餐廳中進行1300多個小時的實踐學習。將近170位經驗豐富的教授指導學生實作世界知名菜系、烘焙知識以及備受讚賞的品酒課程。除此之外,更有知名餐飲作家、食品科學教授在校指導學生相關知識。在2015年,更創立了The Food Business School,聘請UC Berkeley、Stanford知名學者來校授課。紐約校區圖書館館藏8.6萬冊的烹飪專業書籍是世界上收藏最多烹飪專業書籍的圖書館之一,在美國僅次於美國國會圖書館。學院三個校區招收的學生生源地幾乎涵蓋美國所有的州和世界上30個國家。
目前台灣有12位學生就讀美國廚藝學院紐約校區,此外,畢業校友也利用學校提供的簽證機會在曼哈頓米其林餐廳工作。美國廚藝學院的專業認證(CIA Prochef®)於2017年在台灣開始授課,旨提高台灣國際餐飲人才。美國廚藝學院的台灣畢業校友歸國後均貢獻所長,致力於台灣精緻飲食(fine dining)水準的提升,以及台灣當地食材結合西方餐飲技術的融合。
提供單位: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撰搞者:美國廚藝學院就讀學生黃軍諺
資料來源:美國廚藝學院

英華國際學校(Ying Hua International School)通過IB國際文憑組織認證 於暑期舉辦中文沉浸式教學星談夏令營

7/25/2017

 
英華國際學校(Ying Hua International School)通過IB國際文憑組織認證 於暑期舉辦中文沉浸式教學星談夏令營
    英華國際學校創立自2007年,學校宗旨是藉由中英文雙語教學,培養學生具備優秀的雙語能力,並了解各民族間的文化,期許孩子自小建立國際觀,自信地面對多元社會。今(106)年,英華國際學校通過了IB 國際文憑組織的認證(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Primary Years Programme, PYP),能夠獲此殊榮十分不容易。為了讓學生能夠在畢業時使用流利的中文,英華國際學校使用沉浸式的中文教學,學校裡到處可見學生們的創作,主題皆是和中國慶典、中華文化相關,該校也鼓勵學生參與中文寫作、演講比賽,大廳中可以看到許多學生的得獎紀錄。
今年夏天,英華國際學校開辦了Startalk星談夏令營,由NSA(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美國國家安全局)補助經費,校長趙仲宜女士帶領洪湄湄主任、蘇文霖主任及其他熱忱負責的老師共同合作舉辦。此營隊的開辦核心響應英華國際學校的教育方針,將學生依中文程度分成:初級班、中級班和高級班,透過沈浸式的中文教學,讓學生在短短的三週內學習中文詞彙、日常對話、中文歌曲與舞蹈、中國武術和玩扯鈴等,體驗許多有趣的中華文化。
四位來自屏東大學幼教系的學生,遠從台灣來到美國新澤西州的英華國際學校,擔任星談夏令營的志工。四位學生志工熱情優異且主動積極的表現,獲得該校師生莫大的讚賞,紛紛表示非常感謝她們的付出。這四位優秀的學生表示:在台灣研讀的是幼教領域,來到英華國際學校擔任志工,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帶領學生。期間透過星談夏令營的培訓,還學習了如何引導學生說華語用華語,是一個難能可貴的經驗和挑戰。
今(106)年7月14日是星談夏令營的結業典禮,駐紐約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獲邀參與此典禮,並由王憲筠副主任代表駐紐約教育組致詞。結業典禮中營隊的學生們賣力表現這三週所學習的武術舞蹈、中文歌流行舞蹈、扯鈴雜耍,還表演了中文兒歌唸謠,甚至用中文演了一齣精彩的話劇。
英華國際學校相當感謝駐紐約教育組的造訪,並且希望透過王副主任的協助,將來能舉辦華語文能力測驗,以及與台灣的小學簽訂姊妹校,往後與台灣有更多密切的交流。
提供單位: 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撰搞者: 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資料來源: 英華國際學校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簡介

7/25/2017

 

        普林斯頓大學是美國知名的頂尖學府,為八大常春藤盟校之一,長年首居世界大學排名的頂端,是一所研究活動非常積極的研究型大學。儘管該校的學生人數不多不達一萬人,但是教育資源充沛,師生比高達約一比六,且教授們皆為世界知名學者,致力於使每位學生都能接受到最全面的教育和照顧。
普林斯頓大學的歷史悠久,歷代校友表現十分傑出,歷任美國總統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伍德羅•威爾遜(Thomas Woodrow Wilson)及約翰•費茲傑拉爾德•甘迺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John F. Kennedy)皆為普林斯頓大學校友。不僅如此,該校學者們在一流學術期刊和人文類雜誌上發表論文的人均數量高居全美之首,該校目前已栽培出諾貝爾奬得主或團隊至少四十位,由此可知普林斯頓大學在美國政商界、學術界上,皆有不可撼動的地位。
雖然普林斯頓大學被列為八大常春藤盟校之一,學雜費十分昂貴,根據2017年的紀錄,該校學雜費一年約六萬七千一百元美金。但是該校廣納世界各地的優秀學子,從不將家庭經濟狀況列為錄取依據,直接減免貧困學生無法支付的學費,並全額補助研究所學生的所有學雜費、生活費等,是全美第一間「無貸款」的學校。能夠做到上述的經濟援助,全是因為該校擁有強大富有的校友會。根據統計,普林斯頓大學迄今為止已經接受了將近一百億美元的捐款,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學校之一。該校將這些校友們的捐款落實在給予教職員及學生的經濟補貼;並且收購藝術收藏品,充實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以及資金援助許多機構組織。
近年來,普林斯頓大學積極推動文化多元性,海外學生亦占有相當高的比例。為推廣並宣揚台灣的華語教育資源,駐紐約經濟文化辦事處王憲筠副主任與普林斯頓大學戴維斯國際事務中心主任Jacqueline Leighton,及普林斯頓台灣同學會(Princeton Association of Taiwanese Students, PATS)的會長及幹部們會面交流。王憲筠副主任特別感謝普林斯頓大學給予台灣的研究所留學生經濟補助及學雜費全額減免,並向Leighton女士談論台灣的華語文教育資源,包含邀聘華師教授華語、舉辦華語文能力測驗,以及教育部提供華語獎學金讓學生到台灣交流體驗台灣的文化。Leighton女士十分感謝教育組提供的資源,並希望雙方往後有良好的互動。
提供單位: 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撰搞者: 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資料來源: 普林斯頓大學、維基百科

皇后語言研究高中(Queens High School for Language Studies)雙語課程簡介

7/10/2017

 
皇后語言研究高中位於紐約法拉聖,由李梅蘭女士(Melanie Lee)於2013年9月成立。半數以上的學生來自華裔移民家庭,主要的母語是英文或中文。為了讓學生畢業時不僅有扎實的學業基礎,更能精通中英文兩種語言,皇后語言研究高中提供密集且多樣化的雙語課程,強化學生們與國際接軌的能力。

    許多來自紐約市華裔移民家庭的學生,大大提升了英語及學科能力;而藉由外語課學習中文,來自英文為母語家庭的華裔學生,及各族裔對中文有興趣的學生,皆能接受最優質的中文教育。該校提供的中文課程有:Advanced Placement資優中文、華語文學課及以程度分班的中文課。藉由校方的推廣和精心的課程設計,近三年來該校學生學習中文的態度和動力有了顯著的提升,並且對中華文化有了更深層的認識。在李校長的積極推動及駐紐約教育組王副主任的密切合作之下,皇后語言研究高中預計明年(2018年)正式舉辦首次華語文能力測驗。

    而今年(2017年)夏天將會舉行皇后語言研究高中第一屆畢業生的畢業典禮,總計約80位畢業生與全校的400位同學共同參與。本屆畢業生的表現非常優秀,全部都會進入大學繼續研讀,例如:紐約州立大學系統(SUNY)、紐約市立大學系統(CUNY)、賓州州立大學、聖若望大學及西通大學等。因此這場畢業典禮對李校長意義重大,過往的努力終於有了美好的成果。未來皇后語言研究高中仍舊會秉持初衷—用熱忱的態度和精神教育每一位學生,幫助學生培養批判性的思維、求知慾和決心。
    目前,皇后語言研究高中透過駐紐約教育組的協助,正在規劃於春假期間赴台交流,預計將有師生共八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讓該校師生體驗不一樣的文化及生活,相信會對台灣留下一個難忘的印象。
​

提供單位: 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撰搞者: 吳紹謙
資料來源: 皇后語言研究高中

亨特大學舉辦「華語文能力測驗」及「台灣美食季」

6/22/2017

 
紐約市立亨特大學(Hunter College, CUNY)位於紐約曼哈頓市區,平日除了大學部課程外還有中文領航項目並設有華語教學碩士班,為大紐約地區最具規模的中文教學系統之一。
紐約市立亨特大學長期與臺灣教育部合作,致力於大紐約地區提倡學習正體字並宣揚臺灣文化,並於暑假期間也參與星談計劃中文項目,提供對中文有興趣的高中生學習機會。亨特大學於2013年首次參與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所研發的「華語文能力測驗」(TOCFL)。此後,每年均定期施測。今年(2017年)施測日期是4月21日,其中包括兩場次的入門基礎級測驗(BAND A)。亨特大學中文部趙德麟主任及胡冰穎老師於紐約地區積極推展中文教學,對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所研發嚴謹而活潑的華語能力測驗持高度評價,相當支持藉以評量學生的華語水平。
今年度參與測驗的學生皆已在紐約市立亨特大學上了快一年的中文課程。許多學生表示感謝能有這次機會測試自己的中文水平也希望自己能夠通過考試,成功申請臺灣華語文獎學金後到臺灣修習華語。目前於該校任教的台灣師範大學碩士班畢業生羅偉瑄老師表示:「身在美國的華語學習者平時在課堂以外運用中文的機會不多。因此,通過實施華語文能力測驗,學生能達到全方位的學習並創造讓學生運用華語的機會。對於嚮往到臺灣留學的學生,不但能通過測驗練習提升語言能力還能體驗台灣文化。此外,特別感謝駐紐約教育組副主任王憲筠及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試務工作人員的辛勞。」
羅老師教學活潑,深受學生喜愛,曾多次與駐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共同舉辦多項文化推廣活動。本學年於紐約市立亨特大學中文領航學生會創立之初,於2017年4月26日帶領中文領航項目的學生共同舉辦「台灣美食季」活動。現場供應多樣台灣美食,包括肉燥飯、三杯雞、炒米粉、涼拌豆腐絲、台式醃黃瓜、薑汁芋圓湯及珍珠奶茶。亨特大學學生會指導老師羅偉瑄老師表示:「本次活動學生從找食譜、採買食材、烹調食品到介紹、推銷台灣美食皆由學生主導,活動盛況空前,成功地推廣了台灣美食文化。」
提供單位: 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撰搞者: 紐約市立亨特大學羅偉瑄老師
資料來源: 紐約市立亨特大學www.hunter.cuny.edu/

美國斯克蘭頓大學及 Howard Gardner 中小學中文教學現況

6/13/2017

 
在斯克蘭頓大學學分班(University of Scranton)學生為美國籍的大學生,獨立研究一對一教學,語言程度中高級。學習時間為每周二、四早上十點至十一點十五分。 學生持續保持對語言及文化的興趣,認識中華文化,體驗東西文化差異; 並以全中文表達運用於溝通交流,並提升會話及聽力。在聽、說、讀、寫上能夠應用本學期:以關心他人,情緒上表達以嘆詞加深表達能力的生動, 延伸語句結構的應用;並且以電影探討進一步幫助語文運用能力。
這學期的高級班以增進實際語文環境加強重點,並且對於學生口語能力流暢,發音標準為目標,全程為全中文上課;學生必須能以中文打字寫作,對於發音的準確,也為要求的練習項目之一。為了使學生能夠實際以實境的語言環境運用中文,學生必須於口語應對的準確上更為要求。 
多元智能中小學華語課(Howard Gardner MI Charter School)學生人數十二班共兩百一十四人,皆為美國籍的中小學學生,年齡為四到十三歲。全校每班每周一次中文課:幼稚園三個班,每班三十分鐘;一、二年級三個班,每 班三十分鐘;三、四年級兩個班,每班三十分鐘;五、六年級兩個班,每班四十五分鐘;七、八年級兩個班,每班四十五分鐘。上課時都會使用到影片以及講義來幫助學生們的練習。
這些訓練都是為了引發學生對語言及文化的興趣,認識中華文化,文學作品及簡易的生詞和日常短 語用語; 並且提升學生學習對於華語文的多方探索。教學對象為全校學生,每班人數達為二十人左右。由於中文班沒有固定的語言 教室,教師必須跑到每間教室教學,在教學時間的掌握上必須特別注意,避免影響下一班的進度。
在教學媒體上,每個班級的狀況不一,理想為攜帶筆記型電腦以及簡便型喇叭,減少教 學干擾因素。每班的班級風氣不同與班級導師的溝通對於特別需求的學生及班級經營有相當的幫助。幼稚園及低年級學生喜歡以故事、遊戲及帶動唱方式進行語言學習活動;中高年級學生喜歡以團體合作、競賽方式學習語言;中學學生喜歡以視覺媒介如影片融入教學,媒體教學輔助媒介,例如教育部的生詞練習筆順學習網以幫助學生學習漢字。
在語言學習之外,中華文化的介紹也相當吸引學生;中華文化節慶、品格故事等其他類型故事及兒童歌謠的介紹,學生們都相當有興趣,並且展現學習熱誠及高度的討論。在單元主題設計上,文化上包含了春節,教師節,還有中華文學西遊記與三國演義的介紹; 另外漢字的故事及筆畫書寫的練習也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中華文化的探索;語言上複習拼音系統及筆順練習,在各單元上,加強聲調練習,教室上課用語及漢字書寫能力。中高年級除了上述主題的延伸外,鼓勵學生嘗試口語練習,漢字書寫, 對中華文化的單元討論也加強了學生們對中文的語言及文的 探索及廣度。

提供單位: 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撰搞者: 美國斯克蘭頓大學王詩涵教師
資料來源: 美國斯克蘭頓大學及 Howard Gardner 中小學1.http://www.scranton.edu/
2.http://howardgardnerschool.com/

紐約市推出電影與時尚園區計畫

2/28/2017

 
紐約市政府本(2017)年2月14日公布消息指出,將於布魯克林的日落公園(Sunset Park)布希碼頭(Bush Terminal)成立「電影及時尚園區」(Film and Fashion Manufacturing Campus),將致力把電影、電視產業及高科技、設計與製造業等「好工作」帶進紐約,將紐約著名的電影與時尚業集中發展的支持度及提升教育訓練與產值,落實市政府的「紐約製造」(Made in NY)計劃。
紐約市市長白思豪(Mayor de Blasio) 除已經在本(2017)年2月13日晚間在曼哈頓的哈林區發表市情咨文(2017 State of the City address)時提到這項計畫,更在隔天14日公布市政府這項「紐約製造」(Made in NY)計劃,延續近年來在布魯克林的日落公園(Sunset Park)持續的投資建設之外,更將集中把紐約引以為傲的電影和時尚行業、甚至食品產業共同成立一個具前瞻性的製造業園區。
紐約市長表示,未來市政府將投資1億3600萬元來發展及興建該園區,預計在該園區創造二千多個工作機會,這也是紐約市在未來10年內將創造10萬份「好」工作的計畫項目之一。紐約市政府說明,透過「電影及時尚園區」(Film and Fashion Manufacturing Campus),除了可以提供專業的設計與製片影視更多發展的溫床,也將為製造業及創新行業提供更容易負擔的起的創業與生產與成本,以及提供研發的基地,將可以讓這紐約已經著稱的時尚與設計等行業更具發展潛力,提升及促進產業發展,除了將可為紐約創造更多的好的工作機會,更為大紐約地區的設計學校提供產學發展的動能。
紐約市長指出:「紐約市一直是世界各國人才的集中之地,這項「電影及時尚園區」計畫不止提供硬體設施,也展現留住人才的潛力」。紐約知名設計師及影視產業與食品工業領袖也共同出席本項記者會表示支持。紐約州立大學系統的時尚設計學院(SUNY’s 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也將配合這項計畫為創業及製造商開設二類課程方案以利提升專業設計及執行能力,FIT校長Joyce F. Brown表示,樂見與紐約市政府合作參與,該校將開設的二項課程方案將以 「Creative Maker Certificate of Achievement in Ethical Design and Local Manufacturing Fundamentals」為主題,從今年暑假起開課。「紐約製造園區」(Made in NY Campus)或稱「電影及時尚園區」(Film and Fashion Manufacturing Campus)預計將在2020年開始營運。

提供單位: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參考資料: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City of New York (February 14, 2017). State of the City: Mayor de Blasio Creates Made in NY Manufacturing Campus at Bush Terminal in Brooklyn for Film and Fashion Industri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1.nyc.gov/office-of-the-mayor/news/084-17/state-the-city-mayor-de-blasio-creates-made-ny-manufacturing-campus-bush-terminal-in#/0

紐約市長2017年市情咨文宣布10年創造10萬份工作

2/22/2017

 
​紐約市長白思豪(Mayor de Blasio)本(2017)年2月13日晚間在曼哈頓的哈林區發表市情咨文(2017 State of the City address),主題為「這是你的城市」(This is Your City)。
紐約市長白思豪針對教育部分指出,在他上任以來已經使紐約創下了72.6%的畢業率新高紀錄,紐約學校系統呈現前所未有的進步;而且輟學率出現前所未有的低:8.5%,不同背景學生差異縮小;許多新式教育工具及科技不斷提升教學品質,而紐約市的學前教育推廣更是長足進步,實施「pre-K for all」以來已經有70,000孩童受惠。在高中教育部分市長白思豪也指出紐約市已經推廣大學先修課程(advanced placement courses,AP)不僅在菁英高中實施,同時也推廣到一般學校學生,未來將在紐約所有高中學校實施。白思豪也藉此機會謝謝教育人員的付出與辛勞。
隨後,白思豪提出他的2017年市情咨文的第一個重點:「負擔得起」(Affordability)、「創造負擔得起的紐約」,他並進而闡述施政方向,包括推動「平價屋」、「豪宅稅」等;其中吸引人注意的是有關創造更多高收入工作機會。白思豪明白指出,他接下來要更進一步提供更好的就業機會,他宣布未來工作重點,將會是創造高收入就業,亦即,市政府的工作重點將是以「負擔得起」(Affordability)為核心,並以創造「好工作」為焦點,他更具體描繪願景,在未來10年內,將創造10萬份「好」的工作。
白思豪市長說明:「在未來的10年內,我們將創造10萬份「好」的工作;而在未來4年內,我們將優先創造4萬份工作,這中間包括有9千份工作是屬於生命科學工業(Life Sciences Industry)的工作,平均年薪大約為7萬5千美元。」, 他認為,好工作就是要有穩定的「好收入」,「好收入」的標準,在白思豪看來,應該是年收入至少5萬元,並且有事業發展前景的工作。在本次市情咨文中他也指出,創造就業機會中有一項計畫是將致力把電影、電視工業及高科技、製造業等「好工作」帶進紐約,其中包括一項新的電影、時尚及製造業中心計畫,將在布魯克林的日落公園的布希碼頭(Bush Terminal)興建經營。市長也指出,除了工作機會,在紐約生存還要有一定的能力,因此不能只是提供職缺機會,更必須要確保每個人都有良好的工作技能,市政府也將辦理相關培訓課程提供民眾提升競爭力。
提供單位: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參考資料: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City of New York(February 13, 2017)Mayor de Blasio Presents 2017 State of the City.http://www1.nyc.gov/office-of-the-mayor/news/081-17/transcript-mayor-de-blasio-presents-2017-state-the-city

線上遊戲平台新目標:教導社交及情緒技能

2/16/2017

 
傳統的學校學習中,學生總是被要求進行各項科目的學習,並期待從中獲得自我反思及個性探索等能力。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科技的進展,已有學校開始應用Happify等線上遊戲平台及其提供的內容與服務,教導學生社交情緒反應及相關概念。
    2015年美國通過每位學生成功法案(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 ESSA),除了修正沒有孩子落後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NCLB)外,也期待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習得技能及教育品質。獲益於此項法案的通過及實施,一些教育工作者或研究者便開始關注學生社會情緒、非認知能力發展等面向。即便這些研究發展還處在萌芽階段,卻已經開始招來過度依賴科技引導學生學習社會情緒能力的質疑。
    了解學生課堂學習的真實需要是應用線上遊戲平台最重要的關鍵之一,以上述線上平台中「24種人格力量」(24 character strengths)的內容為例,教師可以自由選擇涵蓋好奇心(curiosity)、善良(Kindness)、原諒(Forgiveness)、熱忱(zest)、毅力(perseverance)、團隊合作(teamwork)、或公平(Fairness)等項目,進行整合式的課程教學,將這些人格力量的內含融合並貫串到全學年的課程與教學中。
    要具體落實這樣的教學歷程,除了學生、教師、學校及家長的共同努力,當然也要積極回應外界對於科技融入教學的疑慮,諸如學生個人資料的隱私權、科技影響教學層面、科技干擾學生學習層面或參差不齊的線上平台學習內容對學生影響等面向。耑此,線上遊戲平台的開發機構也藉由不同家長團體或學術單位提供的回饋,據以更新及修正平台內的資料內容或可應用於不同教學的變化形式。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科技的發展如是,科技的應用亦然如此。無論教材內容如何更迭調整、教學方式如何發展創新,學校的核心與價值終歸需回到學生身上,單靠個別努力或單一教學形式,都可能造成事倍功半的結果。只是,教育場域中,沒有重複的時間或機會試驗不同形式教學對學生的影響,當然,學生的學習歷程及結果也無法重來。科技發展開啟了新的學習視野及旅程,而嶄新世界的探索就需靠學生、教師、家長、學校及相關利害關係人的共同努力,才能獲得更好的成果。
提供單位: 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編譯人員: 劉名峯

Alexa J. Henry (2016, Oct 18). Online Gaming Platform Aims to Teach 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 Retrieve from http://www.edweek.org/ew/articles/2016/10/19/online-gaming-platform-aims-to-teach-social.html?r=47121439
 
<<Previous
Forward>>
© 2021 Education Division, Taipei Economic & Cultural Office in New York  |  駐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教育組
1 East 42nd Street, 6th Floor, New York, NY 10017  |  Phone: (212) 317-7389/7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