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 Division, TECO-NY | 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 Home 首頁
  • Latest News 最新消息
    • Latest News 最新消息 >
      • Chinese 中文
      • English 英文
    •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News 國際教育資訊
    • Jobs & Academic Openings 本處徵才及教育職缺 >
      • Chinese 中文
      • English 英文
  •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華語教學推動計劃
    • Chinese Proficiency Exams: TOCFL & CCCC 華語文能力測驗 >
      • Chinese 中文
      • English 英文
    • 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華語教育連結
    • 教育部補助開拓華語文教育產業海外需求計畫
    • 教育部海外華語文推動計畫-來美任教Teaching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US
    • 教育部海外華語文推動計畫-華語文測驗Language Tests
    • 教育部海外華語文推動計畫-赴臺短期研習Short Term Groups
    • 臺灣華語教育資源中心
  • Scholarships and Grants 獎助學金
    • Scholarships 獎學金 >
      • Huayu Enrichment Scholarship (HES) 華語文獎學金
      • Taiwan Scholarship 臺灣獎學金
      • 教育部亞太經濟合作(APEC)獎學金
      • 教育部供臺灣留學生獎學金 >
        • 教育部留學獎學金甄試資訊
        • 教育部各類公費獎學金
    • Research Grants 研究補助學金 >
      • 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海外人才培育計畫 TOP Grant
      • MOE Short-term Research Award (STRA)
      •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Research Grant
  • Study in Taiwan 留學臺灣
    • Study in Taiwan Publication文宣資料
    • Mandarin Chinese Programs 華語課程
    • Degree Programs 學位課程
    • Study in Taiwan Portal
    • MOE Regulations Regard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Undertaking Studies in Taiwan 外國學生來臺就學辦法
    • Academic Destinations: Taiwan (fr.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 Taiwanese Student Services 臺灣留學生服務
    • 留學生活動花絮
    • FTSANY 大紐約學聯 (Facebook)
    • TSA Event Subsidy 同學會活動補助
    • NYC Emergency Guides 紐約市應急指南
    • 留學生服務安全須知
    • Immigrant Info 移民須知
  • Partnerships 教育交流
    • Higher Ed 高等教育
    • K-12 中小學
    • Secondary School Exchange Intl (SSEI) 「增進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國際視野方案」
    • Teaching In Taiwan (TFETP)
  • About Us 認識本組
    •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美學者提出高等教育補救課程建議

8/4/2014

 
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學術院長Bridget Terry Long在由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執行的「漢彌爾頓計畫」(Hamilton Project)中,提出有關美國高等教育補救課程的政策備忘錄。

Long(2014)指出,高等教育為個人與社會帶來許多利益,包含較高收入、較低失業與對政府依賴率、提高的稅基,以及較廣泛的公民參與。然而,對美國許多家庭而言,接受高等教育仍是一項挑戰。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研究顯示,在2010年,來自高收入家庭學生與來自低收入家庭學生相比較,分別約有82%以及 52%進入大學。根據Clifford Adelman於2006年之研究,在大學完成率方面,也因收入不同有極大差異:在符合大學最低學術標準的學生當中,89%來自高收入家庭的學生在八年內取得學士學位;卻僅有59%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完成學位。

進入大學並獲得學位過程中有許多阻礙。主要阻礙除了學費可負擔性外,學術準備度(academic preparation)亦是許多學生進入大學的艱鉅障礙。估計約有超過1/3的大一學生參加某種形式的英文或數學補救課程,而研究顯示在某些機構,此比例可能高達60%或70%。

儘管補救或發展課程之目的在於為那些尚未做好學術準備之學生提供完成大學或進入職場所需技能,將學生安置於這些課程對學生的高等教育前景也具重要意涵。學生被迫為高中等級的課程付出大學等級學費;花費在補救課程的時間可能延遲完成高等教育學位時間;補救課程所取得學分不能計入學位所需學分中,獲得學位所需的額外時間可能使學生申請補助資格失效而影響學費補助;需要完成重要補救課程的學生可能在完成學位前耗盡財務補助。

許多研究指出補救課程方案對於改善學生學習成果效果不彰。在比較接受補救課程的同類學生後,有些研究者發現有微小正面影響,然而多數研究認為學生被安置於補救課程或發展課程內,並沒有長期效果,甚至有負面效果。Long(2014)認為,儘管對有關補救課程對不同類型學生有何效果之疑問尚未解答,多數研究者、實務工作者以及決策者斷定,目前的補救課程對於許多在學術上尚未準備好進入大學的學生而言並不充足,並且可能造成學生、機構與納稅人沈重的成本費用。

關於處理學生學業需求的最佳方法仍在持續不斷的論辯中。儘管各州採取各種努力因應此問題,Long認為多數現有政策並未聚焦於如何改善補救課程方案或者協助學生避免同時接受各補救課程。

Long提出政策備忘錄,提供三項重要建議,這些建議聚焦於可以在各州、各大學系統,以及各學區實施的行動措施。聯邦政府亦可透過一些方法扮演重要角色,例如:獎勵各州或機構重視這些議題,或者透過以向各州或機構提供最佳實作範例為目的,輔助一個中央組織。

Long提出三項建議如下:
1.改善大學補救課程的安置措施:改善對學生學術準備程度的評估是使輔助能契合學生需求之首要步驟。良好的評量亦是降低由於不透明程序或者安排欠佳的施測日,導致被錯誤安置到補救課程學生數的必要措施。
2.提供較佳的大學補救服務:透過科技、輔助服務,以及創新教學的運用,補救方案可以實施的更快更好,以協助學生順利對未來大學階段課程做好準備。已有數州進行包含結合大學階段課程與基本技能素養,以及運用學習科技以有效定位學生需求等實驗措施。
3.採用各種評量以避免補救課程之需求:已有數州鼓勵學生在高中時參加大學準備度評量,使學生可運用這些初期資訊作出較佳的課程選擇,並避免補救課程集中在同一時期。良好的合作課程與強化K-12及高等教育之間的聯繫亦可提高學生為進入大學做好學術準備的可能性。

提供單位: 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編譯人員: 蘇珍睿
參考資料: Long, Bridget Terry.(2014). Addressing the Academic Barriers to Higher Education. Retrieved June 20, 2014 from http://www.brookings.edu/research/papers/2014/06/19-academic-barriers-higher-education-long


Comments are closed.
© 2023 Education Division, Taipei Economic & Cultural Office in New York  |  駐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教育組
1 East 42nd Street, 6th Floor, New York, NY 10017  |  Phone: (212) 317-7389/7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