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入「冷宮」的儲備教師將有機會重返校園
根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2017年8月18日報導,在紐約市,有數百位教師因其本身紀律常規問題、教學品質低落,或是任職的學校倒閉、被取消招生資格等種種因素,而不具永久的教職工作,被市政府安置在「缺席教師儲備」(Absent Teacher Reserve,A.T.R.)的名單中,擔任短期的代課或代理教師。
2005年,前任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 Rubens Bloomberg)與教師工會達成協議,賦予校長雇用人事及教師留任的權利,而不被聘用的失業教師則列入儲備名單,由市政府支付全額薪資及福利津貼。若校長聘用儲備教師,紐約市政府會負擔該師全額或部分的薪資以獎勵校方,期限為兩到三年。此協議達成之前,資深的教師可以要求任何想要的工作崗位,取代資歷尚淺的教師,且不需要經過校長面談。
但支付儲備教師的花費龐大,在上個學年度,此筆費用就高達1億5千萬美金。紐約市教育局在今年7月宣布,若是轄區內的學校截至10月中旬仍有教職空缺,將派遣儲備教師前往任教,亦可能提供該師永久留任的機會。教育局預計派遣約400位教師,將儲備教師人數縮減至一半,如此不僅解決教職空缺的問題,還能降低市府的支出。但當局未提供校長或是受派遣教師任何的討論協商空間。
根據紐約市教育局8月份提供的統計數據,截至上個學年度末,缺席教師儲備人數有822人,其中有25%已經被安置五年以上。將近半數在2014-2015學年度末就已經在名單內。這些儲備教師的平均薪資為每年9萬4千元美元,比學校內的教師高出1萬美元。此外,接近三分之一的儲備教師是因為接受法律或紀律處分而被安置,其餘則是因為任教的學校表現不佳被市府取消招生或倒閉而失業。另有12%的儲備教師在2015-2016學年度獲得極差的教學評分,在教師系統內排名倒數1%,意即該批教師的教學評分PR值為1。
隨著開學的日期接近,許多校長、在職教師及教育人士開始心慌警惕。教育專家們擔心有太多的儲備教師被安排至表現較差的學校,特別是「學校復興計畫」(Renewal Schools program)名單內的學校[註一]。因為對這些資源匱乏的學校來說,由校長審慎遴選任職教師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有高中校長指出,儲備教師們被不公平的對待、污名化,但其中的確有些人並不適合待在學校;而另一位校長則直言不諱地聲稱:教育局此舉是讓「最差的學校接受到最糟的教師」。不過,負責此政策的教育局官員Randy Asher及現任教師工會的會長Michael Mulgrew表示,該政策對學生來說是有幫助的,因為相較流動性高的代課或代理教師,具有合格執照的儲備教師能提供穩定的學習環境。
雖然現今政策迫使校方必須接受派遣的儲備教師,但校長有權力評分其一年內的教學品質。若該師在學年度末收到良好的評分結果,則有很大的機會獲得永久任職的機會。Randy Asher說:「我的任務就是降低儲備教師的人數並有效利用教學資源,幫助他們重返校園。」
[註一] 學校復興計畫於2015年由現任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發起,目的為將紐約市畢業考試通過率最低、學術表現不佳的「失敗學校」轉型,至今已挹注超過1.5億美元。
提供單位: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撰搞者: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資料來源:The New York Times 2017/08/18
https://nyti.ms/2v9fXrk
根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2017年8月18日報導,在紐約市,有數百位教師因其本身紀律常規問題、教學品質低落,或是任職的學校倒閉、被取消招生資格等種種因素,而不具永久的教職工作,被市政府安置在「缺席教師儲備」(Absent Teacher Reserve,A.T.R.)的名單中,擔任短期的代課或代理教師。
2005年,前任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 Rubens Bloomberg)與教師工會達成協議,賦予校長雇用人事及教師留任的權利,而不被聘用的失業教師則列入儲備名單,由市政府支付全額薪資及福利津貼。若校長聘用儲備教師,紐約市政府會負擔該師全額或部分的薪資以獎勵校方,期限為兩到三年。此協議達成之前,資深的教師可以要求任何想要的工作崗位,取代資歷尚淺的教師,且不需要經過校長面談。
但支付儲備教師的花費龐大,在上個學年度,此筆費用就高達1億5千萬美金。紐約市教育局在今年7月宣布,若是轄區內的學校截至10月中旬仍有教職空缺,將派遣儲備教師前往任教,亦可能提供該師永久留任的機會。教育局預計派遣約400位教師,將儲備教師人數縮減至一半,如此不僅解決教職空缺的問題,還能降低市府的支出。但當局未提供校長或是受派遣教師任何的討論協商空間。
根據紐約市教育局8月份提供的統計數據,截至上個學年度末,缺席教師儲備人數有822人,其中有25%已經被安置五年以上。將近半數在2014-2015學年度末就已經在名單內。這些儲備教師的平均薪資為每年9萬4千元美元,比學校內的教師高出1萬美元。此外,接近三分之一的儲備教師是因為接受法律或紀律處分而被安置,其餘則是因為任教的學校表現不佳被市府取消招生或倒閉而失業。另有12%的儲備教師在2015-2016學年度獲得極差的教學評分,在教師系統內排名倒數1%,意即該批教師的教學評分PR值為1。
隨著開學的日期接近,許多校長、在職教師及教育人士開始心慌警惕。教育專家們擔心有太多的儲備教師被安排至表現較差的學校,特別是「學校復興計畫」(Renewal Schools program)名單內的學校[註一]。因為對這些資源匱乏的學校來說,由校長審慎遴選任職教師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有高中校長指出,儲備教師們被不公平的對待、污名化,但其中的確有些人並不適合待在學校;而另一位校長則直言不諱地聲稱:教育局此舉是讓「最差的學校接受到最糟的教師」。不過,負責此政策的教育局官員Randy Asher及現任教師工會的會長Michael Mulgrew表示,該政策對學生來說是有幫助的,因為相較流動性高的代課或代理教師,具有合格執照的儲備教師能提供穩定的學習環境。
雖然現今政策迫使校方必須接受派遣的儲備教師,但校長有權力評分其一年內的教學品質。若該師在學年度末收到良好的評分結果,則有很大的機會獲得永久任職的機會。Randy Asher說:「我的任務就是降低儲備教師的人數並有效利用教學資源,幫助他們重返校園。」
[註一] 學校復興計畫於2015年由現任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發起,目的為將紐約市畢業考試通過率最低、學術表現不佳的「失敗學校」轉型,至今已挹注超過1.5億美元。
提供單位: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撰搞者: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資料來源:The New York Times 2017/08/18
https://nyti.ms/2v9fX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