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雪城大學、臺灣交大與香港大學「臺北機廠發展計畫」作品紐約展出
臺灣建築豐富多元,讓美國學者與學生深深著迷。在本年3月剛結束臺灣建築美學之旅的美國雪城大學,為了延續這股對臺灣建築的熱情,特別在5月2日於紐約費雪中心(Fisher Center)舉辦雪城大學、臺灣交通大學與香港大學作品聯展,主題為「臺北機廠發展計畫」。率團出席本次聯展的臺灣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曾成德在紐約辦事處范副處長國樞主持的茶會中有感而發地指出: 「美國與外國孩子眼中的臺灣現象非常迷人,大家以『台北機場』(臺鐵火車總調度廠,晶華城對面) 未來的發展做為臺灣城市化的象徵, 而鐵路與火車由清朝劉銘傳到日治到光華號到捷運高鐵,也正是臺灣現代化的象徵」,他很興奮地表示: 「美國學界深深地著迷於臺灣、臺北,以致於以『臺灣學』與『臺北學』做為主題,在紐約辦了這樣一個展覽,這應該是身為臺灣人的光榮! 」。
美國雪城大學( Syracuse University ) 建築學院院長 Michael Speaks 則這麼描述臺北令人著迷的理由: 「臺北是一個具有複雜歷史地理與歷經多元文化洗禮的城市,正是全球城市學的迷人研究主題,臺北的迷人之處在於它無形的氣質… 臺北具有一種豐饒、她望眼全球卻又內蘊本土(globally-aware-but-locally-inflected)」,他也表示:「臺北創意與文化是當今世界矚目的焦點,對研究全球都市主義而言頗具魅力,我們希望能夠繼續跟這些大學合作,持續關心聚焦臺北這座文化豐富與經濟蓬勃發展的城市」。
本次活動是由Todd Rubin及 Rubin Family Foundation贊助。駐紐約辦事處章文樑大使特別出席5月2日舉行之開幕酒會,對於這些外國學子在展覽與模型中呈現的對臺灣的想像與憧憬相當感動:「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年輕心靈對臺灣的觀察、想像與熱情,也看到臺灣建築主題在紐約發光發熱」。展覽與開幕酒會現場包括媒體、雪城大學校友、華人建築圈、臺灣學生等人潮川流不息,參與計劃的學生穿著由雪城大學建築學院院長Michael Speaks特別設計的 T-Shirt,上面寫著「All Taiwan All the Time 日夜為臺灣」,象徵對臺灣的熱情與執著。
除了開幕酒會,三校並於5月3日舉行座談會,會中討論過去十年臺灣的都市建築競圖案例及參與本次「臺北機廠發展計畫」各校所展現的合作學習與夥伴關係,出席者包括Neil Denari(基隆港競圖比賽獲勝者)、Jesse Reiser與Nanako Umemoto(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競圖比賽獲勝者)、曾成德(臺灣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等知名建築師與大學教授。論壇現場人潮踴躍盛況空前、全程站滿聽眾,相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