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費城規劃中的三所高中,將採取「專題本位教學模式」(project-based instructional models),亦即,這些非傳統高中將強調激勵學生跳脫傳統教室的學習方式,運用混合式課程途徑(blended approaches),將網路線上學習及師生互動教學結合一起,提供學生真實的問題解決情境,並進而培養真實的能力。
以 「Building 21 」為例,這是一所採取新途徑(new approach)及非正統課程(unorthodox curriculum)教學的學校之ㄧ,這是由二位哈佛大學博士研究生創辦,其中之ㄧ是Laura Shubilla,他是 Philadelphia Youth Network 成員之ㄧ,一直致力於提供學生成功達成大學及職涯準備度的機會。根據該校的規劃,這個學校將招收 14歲至24歲齡之學生,並讓其自行選擇教室本位、線上學習、研究室專題時間、職場經驗等內容之混合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學生也將收到學校提供的電腦設備,提供自調式軟體(adaptive software)學習服務,不過教師仍然扮演最主要的教學指導推手。
基本上,這個學校將不會有傳統的年級制度,而是將採取能力本位途徑(competency based approach),學生純粹依據其對於知識及技能之精熟情形來獲取高中文憑及大學程度的學分。
另外二所將新設的非傳統高中是「The U School」 及 「The LINC」,他們也都將採取新的模式進行招生及教學。教育局長William R. Hite非常支持這種創新作法,他希望藉此帶動費城高中教育的改革與創新。
為了排除各界的疑慮,以及建立自我品牌理念,「Building 21 」創辦人Shubilla 及其同事現在正在積極與費城教育人員、社區人士、學生及家長溝通,一方面說明該校成立之理念與辦學方向,另一方面也積極向大眾說明可能的影響,並且向可能受到該校成立及課程改革影響的人士加以說明,希望取得各界之支持,同時也希望獲得更多意見激盪,這個溝通過程與策略,他們稱之為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 。Shubilla認為,一個改革的開始非常需要這種誠實的對話: 「這種靈魂搜索(soul searching)的過程不僅能讓外界更清楚瞭解我們的教育理念,也更有助於釐清我們的方向」。
提供單位: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撰文: 張佳琳
參考資料: Herold, B. (2014, March 11). THE INNOVATION GAMBLE- Phila. Superintendent Plans to Open Unconventional Schools. Education Week. Retrieved from http://www.edweek.org/ew/articles/2014/03/12/24techschool-side.h33.html